广州:打响四大品牌 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

2021-05-28 14:42:38

来的广州,在文化上越来越风头十足。

广州出品的《掬水月在手》《点点星光》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,打破了“金鸡奖”舞台上广东电影连续9年沉寂无声的局面;广州艺术博物院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,又是国家重点美术馆的“双料馆”;图书馆覆盖率达96.02%;每万人室内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1515.78方米……

《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提出,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,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,大力培育弘扬新时代广州精神,全面打响红色文化、岭南文化、海丝文化、创新文化四大品牌,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,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。

英雄之城红色传承

作为全国红色遗存最丰富的城市之一,广州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,深入发掘资源优势,在擦亮广州红色文化品牌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创建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,带动支撑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。2016~2020年,纳入统计的16个红色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总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。

广州梳理并公布了《广州市革命文物名录》,包括21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8112件/套可移动文物,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15处,数量占全省的一半。广州还组织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,推动文德楼等保护规划编制,并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,完成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30余项保护工程,加快推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等工作。

丰厚历史优势资源

广州是世界少有的两千多年城市中心未曾有大迁移的大都市。换句话说,她是一座建立在“层叠的历史”之上的古城。

年来,这份厚重的文化资源,成了巨大的优势。一个月前向公众公布的增城金兰寺考古发掘,因为揭示出了“最早的广州”的丰富面貌,引起全城轰动;稍早前的中山六路宋代建筑群落遗址,黄埔沙岭、陂头岭古越人遗迹等,也都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。

看似“冷门”的考古突然热起来,并非偶然。一方面说明了大众文化自信、文化自觉的提升,一方面也得益于广州找到了将考古的“专业”和“公众”科学、系统地融合的好路径。

为推进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,广州出台《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实施方案》,基本完成了国家、省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。市级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.3亿元,补助600余个文物保护项目修缮保养。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24处(国保单位33处、省保单位49处),历史文化街区26片、历史风貌区19片、历史建筑817处,可谓满城是“宝”。

公共服务领先全国

目前广州的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1376万人次,每年推出各类精品展览450个以上,到博物馆“打卡”成了年轻人最“潮”的玩法之一。目前全市共有登记注册的博物馆65家,还有46家以博物馆名义开放的场馆正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。截至2020年,全市各博物馆总藏品数量1386884件/套,其中文物数量总计163729件/套;策划教育项目1000件以上,实施教育活动约5000个;2019年8月起广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博物馆夜间开放,受到市民热烈欢迎。

广州公共文化服务的领先效能,突出地体现在“图书馆之城”的建设上。广州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践,被业内专家誉为全国最佳之列,在世界范围内也堪称领先。广州图书馆、广州少儿图书馆主要服务指标分别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。黄埔区图书馆新馆、从化区图书馆二期、海珠区少儿馆、越秀区少儿馆建成开放,白云、花都、番禺、南沙等区正在推进新馆项目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全市共新增图书馆184家,通借通还图书馆(分馆)达到271个、服务网点达到471个,总藏书量达2764.8万册。69个街镇图书馆和23个市民书房新建改造,北部山区8个街镇图书馆建设等项目,更是着力于公共文化的普惠,打通基层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文化产业战略支撑

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69.69亿元,占GDP比重达6.52%。2019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达2.45亿人次,旅游业总收入4454.59亿元,旅游业增加值1894.09亿元。从投资端到产出端,从生产端到消费端,广州文化都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。

“1+8”也即《关于加快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意见》《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意见》《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见》等9个文件,是广州在文化产业制度建设上真抓实干的体现。广州成立了总市值超2400亿元的广州文化上市公司联盟和规模达500亿元的广州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,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。全市现有文化企业7.44万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26家,高新技术企业1305家。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220多个,其中国家级园区16个、省级园区10个。成功创建中国(广州)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,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。

文化事业繁荣发展、文化产业不断增强、文旅融合持续深化、旅游经济稳步增长,构成了广州文旅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。按照广州市委、市政府的规划,“十四五”广州将优化文化设施布局,完善服务网络。处理好城市建设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,以科学保护为前提,充分结合文物古迹、历史建筑、传统风貌建筑等活化利用及配套需求建设公共文化设施,促进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,突出广州老城市新活力,展示“最广州”“更广州”文化魅力,实现“让城市留下记忆”。

广州还将布局公共文化服务领域“新基建”,推进“智慧+”、数字文化等重大项目,建设“广州文旅融合台”,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智慧服务;繁荣文艺创作丰富供给,打造城市文化品牌;推进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协作共享和文化交流。

标签: 广州 红色文化 岭南文化 城市文化 创新文化

关闭
最新热文